星期日, 二月 28, 2021

達叔

 看“逃学威龍”開始喜欢逹叔,再没有人比他更適合做周星馳的搭檔。可惜后来两人鬧不合,不再合作,我也很少再看達叔的戲。



達叔在電影時常演小人物,尤其是把“縮骨”角色演譯得出神入化。還記得以前時常和彼得模仿他和周星馳在 “逃學威龍2”里的對白,如今依然倒背如流。




逃學威龍2

吴: 我失恋啊

周: 你失恋?没可能啊!你拍过拖吗?

吴: 没有啊!

周: 甘就系咯!

吴: 笔友来的!

周: 哦~笔友~

吴: 通信3年了,最近突然间不采我!

周: 点解勒?

吴: 因为我寄了幅相给她....

周: 甘你自己断正啦!你甘的相貌点寄得相俾人?

吴: 系啊!所以我寄咗你幅相俾她!她一见你幅相,就以后都不采我了!

(周愕然....无语)

吴: 无关你事的!样衰都不系罪过来的...

吴: 唉~~~问世间情为何物,直叫生死相随....乌啄啄兮乌啄啄,莫奈何兮莫奈何....你阿妈兮.....


不管他的角色如何低級或討人厭,我不會因為戲裡面的角色而對達叔反感,反而覺得他演得維妙維肖,演技出色。

“逃學威龍2”最危險的關頭達叔模仿Terminator出現解救,一句“Follow Me” 為據劇情來個大反轉。

可惜,這次你雖盡了力,却無法打敗病魔。

再見了,達叔。


突然之間,我也察覺自己也已經開始要步入人生的最後階段....


禁止转载,如需转载请通过留言或电邮联系作者



星期二, 二月 23, 2021

我们相遇简书,相逢何必曾相识?



 大家来简书的目的是什么?

写文记事还是结交朋友? 不管你的目的是什么,假如可以挣几个简书钻和简书贝,何乐而不为?

以前我的简介写着“我不是来做作家的”。因为华文造诣低,词汇量有限,我来这里的原因很简单,就是网易博客关了,想给文字找一个安身之所。刚好去年爆发的疫情,与简书偶遇,就开始在此记录生活琐事,在有感而发之时,也写写回忆。

疫情依然肆虐,经济持续陷入低潮,为了生活,委实无法静下心来写文,大部分文章都是在早餐享受咖啡的空档完成的,因此有许多文章都是嘎然而止,草草结尾。

说说简书钻和贝。

初来报到时,我不知道钻和贝是有价值的。待了一段时候才发现,原来点一个赞实际上要比手指头按一下来得复杂百倍。

简单来说,赞一个,就产生钻和贝;赞一个,就减少一些热量。技术性的东西我就不说了,很多人发文解释,我到现在还不明白以什么标准来计算所有数值,所以也不管那么多。

假如你在意POC收益或文章的可以挣几个钻,最终可能连点一个赞都变得很纠结。因为算法极其揪心,涉及的范围极广,不是一赞换一赞那般简单,还需要考虑到权重相当以及心理的平衡感。有多少爱可以重来。有多少人愿意点赞?

认真要探讨这问题的话可能没完没了,却也可以很简单,说到来就是“利益”两个字!

利益,也没有对错之分。

价值观不同,作风自然有别,最重要知道自己要什么,追求什么。专注文学创作,两袖清风的文人也大有人在。

一年过去,我希望写作能力有所提升,下笔如有神。我也希望权重和POC高一点,写文之余也赚钱。

我既没有文人的高尚情操,也想在贝海里多少捞一点,所以我尽量发文也尽量点赞。

不管你是谁,我的文章普通,你若赏面点个赞,只要有热量,我会给你回个赞。若真的没办法,而我刚好手头宽裕,赞赏贝儿支持支持也无妨。我比较简单,不论权重高低,礼尚往来。

回赞之后若还有多余的能量,偶尔我会到处点赞,尽情挥霍,达忘我境界时,还点到50以下,恢复缓慢,痛不欲生。

但是,我通常只点赞,不细读文章,除了詩或短文。当然,有时间我也拜读长文,大部分关于童年、家乡、漫画、散文、励志。

我发现,有些人刚来时会留言互赞,一见如故。过了一段时间后,渐行渐远,悄然离去,肯定是发现我没写出什么值得留恋的文章,志不同、道不合,不必互道离别,我懂。

有些人和我一样,很少主动留言,虽然没有交流,每天必来点赞,温暖我心。有时候我没法回赞,大家心照不宣,依然天天到访,日日点赞,耐心等待彼此的名字出现在对方消息栏上。

如果你发现我只点赞不留言,莫见怪,无论我读你的文章与否,留言本非我常做之事。若你没时间,也无需看我写的东西,更无需留言,轻松愉快的互赞也不错。

如果你发现我(还)没回赞, 可能是我忙,或许是我没能量,又大概是我忘了,不妨给个提醒。 然而,我多半会在点赞列表里逐一查看尚未给与回赞的简友,很少遗漏。除非有不赞的原因,我必在当天凌晨降临之前“结账”!悉数回赞。

我这么好的人,有时候也会不回赞的。不赞的原因有好几个,最无法接受的有三。 一为没发表文章却到处乱点赞者;二为动态过激,多为已经没有热量点空赞者;三为那些时常只留言不点赞,没品之人。这是我个人道德价值观,不管你喜不喜欢一篇文章,如果那篇文章“值得”让你心痒痒去发表你的意见,请你展现中国人千年文化之精华,礼貌上给与作者送上一个赞,他们值得你的尊重。

写这篇文章原因,并非要歌颂我是个积极回赞的人,也非恶意批评他人的做法,如果你心里对此有那么一丝反感,很抱歉,我只不过是自言自语(也可以理解成直言直语)。

写这篇文章的原因,只因为最近看到许多关闭留言的文章,觉得挺好!为了让大家没有压力地互赞,也可以制止一些喜欢曲解我文章的人留言,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我也会关闭留言。那是如果我还留在简书的话。

简书里存有权重之间的贫富分化,也有作家与投资家的门户差别,我不是来当作家的,也不纯粹把简书当做投资,神鬼不分,所以比较relax。

沏一壶茶,品简书文,互赞以后,一笑而过,足矣!

相逢何必曾相识?


星期四, 二月 18, 2021

西北

 看到这幅麻将西北南东图,知道是什么意思吗?

这句话不难懂,如果你是马来西亚或新加坡人,看了準发出会心一笑。





西北,英文写成Sibeh;流行新马的一句方言。

它其实是一句潮州话,直接翻译就是“死爸”. 但是这里不是说谁的爸爸死了,而是“特别”、“很”、“非常”的意思。

我非潮州人,所以不明白其中奥妙。可是这是我们常用的词句。


举例:

她西北漂亮,就是她非常漂亮的意思.

他西北强,打败所有人 - 他很强,打败所有人。


所以“西北南东”的意思- 就是“很难懂”。





上面的歌词西北俗,可是马来西亚人听到会西北爽, 因为西北有亲切感!唱起来也就西北起劲。

这样的华文传下去,到了下一代,华文程度就够力咯!

西北够力!


“够力”,以前解释过,可以“参考”下面链接,不赘述。

https://never--home.blogspot.com/2020/08/blog-post.html



星期六, 二月 13, 2021

家乡的回忆 - 牛的故事

网图



牛年降临,这几天都在看牛的故事,不管是报章杂志上,还是电视节目里,然后就是简书推荐文章一再出现的所有关于牛与牛年的文章。

每一年,似乎都是同样的现象。每一年谈一动物/生肖。

小时候我就有对牛有偏见,那是“印度人养的”动物。印度人因为皮肤黑,时常会被父母亲们用来恐吓小孩。

假如小孩子闹别扭耍脾气,父母们无计可施之下,就会随手指着一个在场的印度人,目露凶光的对孩子说:你再不听话,印度人就要把你抓走了哦!

我小时候当然也担惊受怕印度人会把我抓走,所以见到印度人时就不敢放肆。

最让我好奇的是印度人都喜欢养牛养羊,而且牛还是他们拜的神,小小年纪的我当然不知道为何要供奉牛神,我以为只有龙、老虎凤凰这等威风凛凛的动物才会变神兽。

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一块回教徒墓地,就在椰油厂后方,时常有印度人放牛和羊在墓地里吃草。印度人独自一人坐在苍翠挺拔的大树下乘凉,等待牛羊吃饱。由于肤色暗,印度人仿佛隐身于树荫里,看了令人有种说不出口的恐惧感。

牛羊吃饱后,印度人就带着他们从椰林小道回家。牛群与羊群走在小道上大摇大摆的,不必理会车子,还随处大便,好不痛快。牛粪老大一坨一坨的,而羊粪则圆圆小小一颗一颗,人们走在路上一阵恶臭,还得担心粪便陷阱,踩到羊粪还说就如电影的暴龙踩扁汽车,一踩而过,没感觉;若是踩上牛粪那可是天大的灾难,即使在草地拼命擦拭也甭想弄干净,倒霉一天!

但是牛粪巨大如斯都看不见,踩上去只能怪自己走路不带眼了!小时候的想法当然没见理性,想说印度人每天抓小孩,还放牛出来大便害人,真可恶啊!

长大一点后才知道,印度人只不过是被父母利用来恐吓小孩的倒霉人。时常有人说这是种族歧视,可是这只是毫无恶意的“谎言”,而且有时候印度人明白父母的用意,还会对着小孩平摆出一副吸血僵尸的模样,配合演出。

平时生活中我们和其他种族相处融洽,我想,说不定印度人也对他们的小孩说“你再不吃饭,就会像华人那样生病,皮肤都变黄了!”。

而养牛是印度人对信仰的一种侍奉。听说他们养的牛吃了草,就能洗脱身上的罪恶,通常印度家庭只要有地方养的话,都会养一两头在家,只养不吃, 因为牛是他们侍奉的神。

羊,可怜的羊!其实,羊才是印度人的主食,养大后被宰的是那群样子很可爱,大便也很可爱的羊!

剧情急转直下,欲知后事如何,我们羊年再见。

(时间不足,草草收场。)



星期二, 二月 09, 2021

土油灯

 小时候,村子里时常有供电不足的情况,所以家家户户都收着许多蜡烛。

蜡烛便宜,可是有个坏处,容易造成火灾。 村子多数都是木屋,俗称亚答屋,在酷热天气下,零星火苗足以燃起熊熊大火,非常危险。

小时候见过多场因为蜡烛所造成的火灾,看过火灾造成巨大的人命伤害和财物损失,恐怕一生都无法抹灭。


网图

后来,为了安全起见,蜡烛的使用逐渐减少,通常是拜神或中秋节才会大量用上。大家以土油灯取代蜡烛。

土油灯,也就是煤油灯。我们福建话称煤油为土油,也叫“火水”。土油灯是没有电灯前主要的照明工具。

土油燈使用棉绳灯芯,灯芯下方是灯座,灯座里放了火水。棉绳上部用火柴点燃,再套上透明的玻璃灯筒,就可以照明。有了灯筒阻挡风,安全性就提高了, 灯火也不激烈闪烁。

小土油灯上都会有一张美人照片,小时候不觉得它特别,现在却可恨当初没把土油灯收藏起来。微光中闪烁着的美人,早已模糊不清。

如今看着妈妈年轻时的照片,不就是土油灯上美人的模样吗?


禁止转载,如需转载请通过留言或电邮联系作者




星期一, 二月 01, 2021

家鄉鸡饭

 這一包烏漆抹黑的東西,就是我魂牽夢縈,朝朝暮暮都在懷念的家鄉雞飯。




嘗盡馬來西亞出名的雞飯,不管是華人的海南雞飯或者馬來雞販,我覺得最好吃的雞飯就是家鄉的雞飯。想起家鄉雞飯的口感和麻油香,入口即溶的油飯,以及細嫩的雞肉,再無雞飯帶給我同一等級的享受。

家鄉最好吃的雞飯,是由一位叫“阿粉”的餐館老闆自創,我們都直接將這個雞飯稱作“阿芬雞飯”。

每天凌晨5點阿粉就開門做生意,而且一開門即見人群,村裡的人從四面八方到來打包雞飯,多數是買回家給即將上學的孩子們吃。

我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去阿粉打包,因為膽子小,也不知道該如何對忙碌的阿粉說,阿粉又沒留意先後,所以等了一個小時都沒買到,結果是母親自來參觀質問阿粉為何讓小孩子等那麼久,當時自己也覺得好委屈。

長大後,我特別喜歡取號碼等候,因為沒有插隊的煩惱。

父親每天早晨看完報紙,就會步行到阿粉找朋友吃早餐,可說是風雨不改。我有時候也陪他一起來,父親和朋友聊天,我則自顧自的吃雞飯,對大人們的話題並不留心聽。

在餐館裡的檔口售賣雞販的是阿粉的女兒,比我大好幾歲,名字不詳,我特別喜歡看她幹活的樣子。她手腳靈活,打包雞飯的活她一手包辦,後來生意越來越好,她姐姐才加入幫忙盛飯。

以前的人不管打包什麼都是用報紙,包括我家雜貨店也一樣。所以我們時常需要利用空閑時間來割報紙,將報紙割成適合的尺寸來包貨物。

報紙在阿粉雞飯成功史的角色舉足輕重,沒有它阿粉雞飯準要丟了一些韻味。

打包的第一步驟就是先攤開報紙,上面鋪上一張透明塑膠紙(看圖一),然後用一個小碗將鍋裡面的油飯撈出來,再將碗使力的往報紙上一蓋,一個漂亮形狀的飯糰就落在報紙上了。

油飯是阿粉雞飯的精華,又香又滑不再話下,經過多年觀察阿粉女兒打包雞飯的過程,一鍋熱騰騰的油飯從廚房拿出來時,阿粉女兒都會拿起一瓶麻油(香油)往油飯裡倒,然後不斷攪拌均勻,一鍋油飯頓時香氣四溢,整個餐館都聞到!這麻油香絕對是阿粉雞飯的精華!

阿粉雞飯的特色是在雞飯裡,絕對看不到一塊雞骨頭。阿粉對顧客負責,知道很多小孩都愛吃他的雞飯,所以每一塊雞肉都去骨頭,讓小孩吃得開心,父母也放心。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,尤其是我這種不會去骨去殼的人來說,吃阿粉雞飯一氣呵成,無需半途停下來處理雞骨。

我喜歡看“阿粉的女兒”(如果我知道她的名字,這文章應該少了百來個字)去骨頭的過程,沒見過的人不會明瞭有多神奇。

她迅速轉動刀身,左拍右切,一根骨頭就脫離雞肉;或者是一塊雞肉就脫離骨頭....然後她頭也不回,眼睛也不必看,隨手用刀一掃,骨頭已經落入身旁的塑膠桶裡面。

雞肉切好後,阿粉的女兒再用刀背拍打雞肉,拍扁雞肉後,左手輕輕壓住雞肉,然後右手的刀火速往雞肉和砧板之間切入, 提起,然後移到油飯上方,刀身微斜,左手將雞肉滑下,放在油飯上。這一手絕學,在熱鬧的餐館裡黯然神傷,甚至不會有人在意。

放下刀後,阿粉的女兒拿起面前拍成一線的調味料,此起彼落,加入醬油和黑醬油後,再抓起金黃色的蒜片,灑在雞飯上面,家鄉雞飯完成了。


网图。侵删



說到炸蒜片,我每次都要求加多一點,實在太香了!我離開家鄉後,再也沒見過雞飯加炸蒜片的。


网图。侵删


平常人打包飯的形狀都是呈三角形的(圖二),阿粉的雞飯卻是四方形,愛屋及烏,我打包飯的手法也是偷師自阿粉,可惜現在沒飯,無法露一手拍照,嘿!

如果雞飯加辣椒,阿粉的女兒就會在打包好的雞飯撕下一小塊報紙做記號,不必說,時至今日,我還沿用這個記號方式。

如今阿粉已經去世,他的女兒也搬離家鄉,不知所蹤。我多番打聽也毫無頭緒。家鄉裡有人模仿阿粉雞飯,可是只得其表、不得其精華,食之無味。無論如何,整個雞飯的打包過程也算給保留下來。

有生之年多希望還可以吃一口阿粉雞飯,那是父親也喜歡的雞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