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在武夷山的一块石碑,导游解释“茶” 这个字的含义之后,我想,我与中国茶的情意结,永远都不会解开了。
茶字趣解
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中国文字极具象征性意义,自“茶”字普遍使用后,古今文人对茶字有不少趣解。
①“茶”字来龙去脉:古时候称“茶”为“荼”,何时少了一笔的呢?那是在唐代开元年间,编了一部《开元文字音义》由唐玄宗作序,书中改“荼”为“茶”。皇帝代序的书谁还敢不遵照执行?经过一段混用时期,“茶”便完全取代了“荼”字。陆羽撰写《茶经》时,一律写作“茶”。
②以“茶”字象征长寿:茶字以草字头,与“廿”相似,中间的“人”字与“八”相似,下部“木”可分解为“八十”。“廿”加“八”再加“八十”等于一百零八岁。所以把一百零八岁的老人称为“茶寿老人”。久而久之,许多人便将“茶”字代表长寿。
③让“茶”字回归自然:“茶”字由草字头、“人”及“木”字三部份构成,“人”字在草字头之下,“木”字之上,意为人在草木间,孰能不喝茶,也表示引导人类回归大自然。一直以来都爱喝中国茶,希望能够在中国喝茶,体验那里喝茶的风气,这一趟虽然有遗憾,但是也没白来。
走过武夷山,看过茶树茶文化,还有人手一壶茶的景象,我希望我也会是其中的一份子。
可惜并没有时间悠哉闲哉的品茶,也没能更加仔细的去了解中国的茶文化。
记得小时候,杂货店里卖的“白毛猴”是许多人的首选。今天总于有机会看到“白毛猴”的茶树。
说真的,还真不会分辨茶树,看起来都一个模样。
这座石碑有这对“大红袍”的注解,我事直今日都还没有仔细读看上面的文字, 所以这里就不赘述了,你们自己看吧!
珍贵的“大红袍”-不看你会终身遗憾、看了你会终生遗憾。
不看?它是那么的稀有,只有中国高级领导有福气品尝它,这样的稀世绝品,你不看岂不是终生遗憾吗?
但是,好不容易终于看到了,却又不懂它到底有多好,为什么就是那么珍贵呢?想喝它,那是来世的事了,既然看到喝不到,还不也一样抱憾终生吗?
我忘了“大红袍”的详细资料,好像就只有六株,一年只产八两,珍贵吧?迟些我再补写详细的。
这是在武夷山里的其中一间茶馆,处于竹林中,在马来西亚没有这样的吃茶地方。武夷山有着许多的茶馆,茶是这里的特色;武夷岩茶。
一身古色古香的古代服装,自然散发出古典的风韵,姑娘优雅的泡着茶,她纯熟的从备具、选茶、倒水温壶、温杯、温茶海,然后淋壶泡茶、倒茶闻香、分茶奉茶以及教导我们如何去品茶,专业程度让我们大开眼界之余,又好像小学生好奇的想要学习新知识一样,不断的发问许多有关“茶”的疑问,从中受益菲浅。
然后我们忘记了,爬山后的累;啊!原来喝茶可以如此的享受....呢!
飞离厦门前,因为还有时间,哥建议我们去喝茶,我想他大概知道我很想坐下来体验在中国沏茶的心情。我们就在机场里的这个“茶摊位”坐了下来。在机场里面人潮不多,所以我们可以悠闲的和这位有点天真和清秀的店员喝茶聊天,感觉很好。她叫什么名字我忘了;我喜欢她并没有因为要提高自己的生意额而为我们泡壶好茶,感觉上就好像一位朋友殷切的招待,不断为我们献上不同品种的好茶。 我还收着她的名片,只是回来后并没和她联络,以后可能会吧!这次中国行认识了两位导游朋友,到今天我还不时联络他们,不会轻易失去难得的友谊。
中国就像是我的根,我要走近它,以茶会友,不断扩张我在中国的友情版图,结识更多中国的朋友,体验各省不同的人情风俗。
要去这个由导游推荐的茶店,并没有列在我们的行程表里,原因已经不需要我多说明了。然而,在上海和北京我们都没有时间上茶馆,游览厦门景点毕竟不多,既然时间是充足的,那时我们也不介意去见识见识。
无可否认这些“推销”茶的小姐们的茶艺与对茶的知识都相当好,但是从开始请我们喝茶到不断的讲解她们所有茶种的独到之处,她们的目地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,昭然若现。
一个小时过去,当闭幕曲响起时,商业因素马上侵入原本高尚的茶文化。茶艺小姐不停地、竭尽全力地,从诚意推荐到猛烈的推销,霎时之间,茶文化尤存,茶文化推动者之情操,却已经荡然无存….. 布置高尚清雅的茶坊,顿时变成了闹市。
我们还是买了一些茶,当然是因为我们喜欢喝,而且价钱比起马来西亚也相对来的便宜。看到茶艺小姐们笑颜绽开,销售定额已经达到了吧?大家都开心吧?但是我却感觉痛心疾首。
只是,这个世界上原本单纯的事物,为什么只要和商业扯上关系的,都会被歪曲了它的价值,面目全非?